联系我们
  • 值班经理:魏经理
  • 手机:魏经理13838392853 黄经理15937151593
  • 固定电话:0371-87091606 在线QQ:1993844815
  • 地址:经七路与丰产路交叉口信达大厦后院
  • 印厂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8号信达大厦后院
  •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23:30
  • 客服QQ: 郑州家谱印刷厂
推荐产品
家谱故事
  • 当前位置:郑州家谱印刷厂 >> 家谱故事 >> 浏览文章
  • 商水县苏氏家族撰修《苏氏四修族谱》纪实

    时间:2015年06月09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新闻编辑部

    苏氏四修谱后纪(一)

    太史公作史纪,犹取材于谱牒。是故序昭穆叙宗支为我国各族之要事。

    诸多姓氏族谱,均详志先人事绩,宗族源流,传于后裔。奈我苏姓宗族资料缺乏,虽竭数位族人回忆所得,实难概全。不已因陋就简,写纪族源简要。先远不揣浅陋,谱今既离乡客居外地族人,恐后人渐远而淡族,乃竭力拟撰。非欲为纪功,殆欲以劝后,可作借鉴之类,皆予思纪。惟凡纪叙文字,史官有法,家乘亦然,宜掀起史乘之皋,寓褒贬深意,以客观叙之。但纪述前人事绩,应多褒其善处,以供后人留念。以此拟簒,虽显草陋,而略奠规模,以利后者修续便捷。

    憾修者能力有限,纪述全族古今,支繁域广,编修虽竭诚尽力,矢勤矢慎,纰缪讹误难免,奢望族人谅解指正。

    十六世孙苏万民

    苏氏四修谱后记(二)

    近年来,在国泰民安,时逢盛世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商水苏氏始迁祖讳艮山支系四修族谱,由前苏村族人十八氏孙苏兆连发起,广联各支族人政要,名人志士,历经近三年时间,原满地完成了这一重要工作。

    苏氏宗族,历经久远,支系、派系甚广,人口众多,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其中眉派(系),源于河北赵郡,居于四川眉山,迁徙于苏、豫等地,河南颍昌,视其为“第二故乡”。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后,在颍昌建有自己的宅院。此时期,苏氏家族,枝繁叶茂,发展到了巅峰。随着宋王朝的衰败,苏氏家族也逐渐进入低谷。中原屡遭灾荒兵祸,致使颍昌苏宅几次被焚,苏氏家人无法安身,无奈之下,苏辙六世孙苏宗之,约多支族人,携老幼,离颍昌,逃南奔北,颠簸流离,后辗转于山西洪洞,欲寻一块“桃源”之地,方安居于苏堡。历经南宋和元朝一百多年,到明王朝建立,苏氏在苏堡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家族。洪武六年,苏堡二十七家同宗兄弟,积极应朱元璋之令,移河南,奠祖居颍昌,分居河南其它各地。我祖艮山,择商水前苏村定居。生生息息,近六百四十年,始有今日我们这支“眉系辙支”之苏氏。

    我族自山西洪洞返回河南颍昌等地老家以后,就重视族谱的编撰事宜,曾于明正德九年(1515年)一修族谱;于清光绪癸卯年(1903年)二修族谱,后于1930年三修族谱;今于2011年4月四修族谱。并追远、溯源至二苏(轼、辙),与鄢太许始祖尧、笛、英为同宗;实证商水县前苏村始祖讳艮山归属眉系辙支。四修族谱,考证诸多史料,溯源寻根,不仅使我们这支苏氏有了归属定位,同时也确认了始祖生年、迁徙定居年代、住地及何以有“二十七家同宗”等诸多历年欲知而难以得知的问题。这不仅诠释了苏氏后人的疑点,也为其它苏氏支系和其它姓氏的洪洞移民、寻根问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四修祖谱,涵盖了魏集、袁老、黄寨、胡吉、邓城、练集、李埠口七个乡镇,苏氏十八个、童氏七个村庄,达四千多户,两万余众。支系浩繁,牵连面广。在修编中,全体族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各村支编辑组,积极主动,尽其所能。这一点兆连公在《四修族谱序》中已作了详细叙述。值得指出的是,十八世孙兆连公,电话联系各个村支,许多时和有关人员,赴村支勾通考证,访求于族中耄耋贤士,奔走于族祖始兴之地,搜集原始资料,精心整理,修辑图示体例,据史撰文,不辞辛劳,修辑本谱。同时得益于各村支编辑组支持,尤其万龙长辈地全力相助和精心协调。此次修谱,苏氏族人的倾心致力,可敬宗,可启迪,值得后人铭记和弘扬的。此时,我们可以宽慰地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苏氏后人没有忘记您们,苏氏族谱是完整的。

    苏氏自黄帝,公元前2600年,至今公元2000年,历4600年,约150世。黄帝八世孙矾(昆吾)氏,被公认为苏姓始祖,至今苏氏族系已逾140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苏氏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从最早的苏城发祥地到苏国的建立,后又迁至洛阳,形成以苏秦为代表的苏氏族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进入汉代,苏建开创了武功派,及在其子苏武的影响下,从而形成了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二个兴盛期;唐代的苏世长,苏瑰等形成了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宋代,蜀派的苏易简、苏舜钦祖孙,闽派的苏绅、苏颂父子,眉派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苏氏子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苏氏家族也经历了几个困难时期:在商朝,殷纣王伐苏(苏护的侯国),强行夺走苏护之女苏妲己,使苏护蒙辱;公元前650年由苏岔生创建的苏国,到其后裔苏明(苏国末代国君)时,因“认贼作父”,即投靠狄人,反被狄人所灭,至使苏国国民四处逃散,远离故土;元朝末年,居住在福建的苏姓,因押送皇粮出事而被袭劫,致使苏姓人不得不四处逃难,埋名更姓(多改为外祖父姓),由此造成“苏、周、连、许”同宗之说。

    回顾过去,我们苏姓人有值得自豪与祝贺的光辉时期,也有令人深思与醒悟的不幸遭遇。究其原因,除社会主流因素影响外,内在原因亦不可小视。回头看看,苏姓族人历史上那四个值得骄傲的兴盛时期,哪一个不是苏姓人自己努力奋斗,奋发图强,不畏艰险,往直前的结果,哪一个不是以真才实学并付之于行动的结果。再看看苏姓人所遭受的不幸事件,是不是因为太弱小、孤立而受强人欺辱;是不是无深谋远虑,当亲反仇,当远反近的处世结果;是不是有少谋,“举得起,放不下”所造成的恶果。为此,但愿后来的苏姓人以史为鉴,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壮大自己,增强以实力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

    此次修编,虽然全体编纂人员已竭尽全力,但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谨望族人谅解并指正!

    十九世孙苏道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