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谱文化研究权威、上海图书馆原书记王鹤鸣教授拿着散发着油墨香的《胜西卞氏宗谱》说:“常武地区修谱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
常武地区文风炽盛,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家谱文化就很兴盛,成为当时全国四大修谱中心之一。近年来,随着常州谱牒文化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兴修家谱也蔚然成风。2011年5月,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举办了首届苏南地区谱牒文化高层论坛。
据介绍,常州家谱编修形成了一种从东向西传递的阶梯效应。常武西部和北部由于一些历史上的原因,如太平天国外来移民较多,文化与经济相对滞后,同时也与原来的本土文化断裂,修续家谱一般要回到原来家乡。泰州迁移到我市新北区魏村等地的栾氏后人,就回老家修成了《栾氏家谱》。
在这一波新修家谱中,也加入了一些创新。如有的家谱增加了检索表,方便查找;还有的大大增加了对入谱人士的介绍面。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常武地区已经修成近400部家谱,还有20多部家谱正在编修中。
王鹤鸣先生简介:
王鹤鸣是《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副会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解读家谱文化》等多部专著。近几年主持“十 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家谱总目》的编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