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题:如何编修家谱族谱
  •      续写新家谱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过去,曾一度多将家谱视为“封建糟粕”、“宗法残余”而加以排斥的否定。其实,家庭、家族和血缘关系,亲情关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无法摆脱和割断的,家谱作为一种历史记录形式和工具,本身是无所谓姓“封”或姓“社”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掌握它,续写它,以便因势利导地为我所用。今天我们就如何编修家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修谱、续谱分几种情况

    一是历来无谱。这类氏族,或因迁徙,与原郡望地失去联系,尔后又没有造过谱;或是因细分支脉,另地重新开基,既无文字记载,又没有重新造谱。这类氏族属抢救性修谱,重点应放在寻根问祖上,从调查、访问或网上查询入手,再从神轴、墓碑上找线索,加上健在长者回忆,将氏族来源、世系及变迁等情况进行梳理,修成新谱。否则稍有懈怠,时间越长,困难越大,必然中断族史,导致后裔不知其源,不明世系,其氏族必然紊乱,给后人留下遗憾!

    二是因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或战乱等原因,原有家谱遭丢失,需重新修谱。这类氏族的老谱给先人或健在长者留有一些印象,但对氏族来源、发详地、变迁等情况亦难查询,其难度与无谱相差不多,亦应努力,付出艰辛,修成新谱。

    三是有老谱存在,只需续编新的内容,属于续谱。这类氏族有基础,有修谱经验。当今续谱,应与时俱进,提出更高要求,增添新的内容,力求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四是发现有血缘关系、世派相同的部族,或找到散落异地同一支脉的族人,或邻近地域发现有历史渊源而又需要合谱的氏族,这类氏族,应从增强氏族凝聚力出发,克服困难,做好合谱工作,该补记的补记,该并谱的并谱,齐心合力完成合谱工作。

    谱牒的内容

    家谱族谱,是一个氏族历史的载体,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纲有目,层次分明。卷首《谱头》应有序言、氏族源流、祠堂、族产、世系分布、迁徙衍变、古迹遗存、文物文献、典故轶事、名人传记、先祖遗训、族规家训、诗词歌赋等。分卷按支系记载,记录世系姓名、性别、婚配、子女、生卒年月、居住地、坟山坐向、墓地墓碑等。

    组织领导和经费来源

    氏族修谱、续谱,应成立理事会,负责组织实施。推选本族长者、文人、企业家及热爱氏族事业的志士仁人参加理事会,下设编审组、后勤(财务)组、联络组,明确主编、副主编、编修等,各司其职,共同完成。

    修谱,是一项巨大工程,费时耗资,从搜集资料到寻根问祖,从编修到印刷,每项工作都要有资费保障。

    修谱资费,应由谱属成员共同承担,自行决定。

    修谱资费,应以自愿捐助为主,不宜限额摊派,均等募捐,以体现氏族血缘亲情,凡有能力者或成功人士应慷慨承担,族人齐心合力,特困户可免交免捐。所有捐资,应在族谱中,单设篇章,将捐款人、捐款数额列表公布。捐款数额巨大者,可单立传记,载明业绩,以传后世;捐款数多者,可分段记载,以示表彰;捐款数较少者,可公布人数,不示人名,避免贫困户陷入尴尬境地,有违宗亲联谊之初衷。

    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当今修谱,应与时俱进,与现行政策中“男女平等,以人为”本的思想相衔接,凡招婿入赘,立嗣领养,随母姓者,应同族人一样,记入家谱,并根据当事人(监护人)意愿,是否记录细节,因人制宜,不搞千篇一律。本族女姓应当入谱,只记录本人、配偶及子女情况,更下一代可不记。未成年人及少儿早殇者,应在谱中记载说明,散落异地的族人,不可遗漏。

    二、坚持实事求是,要客观记录相关内容,切忌为迎合某些人虚荣心理,扩大或杜撰某人业绩,一旦传入后世,产生负面影响,若有内容不实,亦难为族人所接受。

    三、尊重历史,历史是不容篡改的。近年有好事者利用网络媒介,胡乱发帖,妄称某氏族在历史上建立有多少王朝。有人随声附和,对网上资料不加考证、不辩真伪,将专家学者从不认可,国人从不接受,血缘关系无从考究的统治人物认成祖宗,这种荒谬之论,不仅为世人所窃笑,也是对祖宗的不敬,对宗亲的不负责任。对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宁可不用,不可滥用。

    四、编修完成后,经审定复印,谱成即发,并召开族人发谱大会,对修谱工作进行总结。发谱之后,未经理事会许可,任何人不得删、改一字,如发现有明显错误,由主编酌情补救,妥善处理。
    总之,修谱是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全族人通力合作,修谱人特别是各位联络员要热爱宗业,勇挑重担,辛勤工作。完成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族人对修谱人的无私奉献和艰辛劳动,将永远铭记在心。他们的知识、智慧和付出,将载入本届族谱之史册!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