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值班经理:魏经理
  • 手机:魏经理13838392853 黄经理15937151593
  • 固定电话:0371-87091606 在线QQ:1993844815
  • 地址:经七路与丰产路交叉口信达大厦后院
  • 印厂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8号信达大厦后院
  •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23:30
  • 客服QQ: 郑州家谱印刷厂
推荐产品
家谱故事
  • 当前位置:郑州家谱印刷厂 >> 家谱故事 >> 浏览文章
  • 河北唐山回族同胞的家谱简介

    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新闻编辑部

    回族是唐山市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据1998年统计,全市共有回族人口27133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数的14.5%。唐山的回族迁入年代比较晚,大都在明朝末期,主要有四种方式:

    (l)逃荒:明末清初,由于连年灾荒,生活极度贫困,迫使一些回民四处逃避。据查,这一时期仅从山东及河北南部迁往唐山落户的回族群众就达数百人。

    (2)做工:十九世纪末开滦矿务局建立后,开始了采煤外运,各地破产的回民纷纷迁入唐山居住。他们到唐山下煤窑、挖运河、修铁路,靠做工来维持生活。

    (3)经商:在清光绪年间,各地家境贫寒的回族群众,成帮结伙,沿着铁路、公路线讨饭来唐,也有投亲靠友来的。他们大部分聚居在乡镇,以做小买卖为生,有的还立了商号。

    (4)务农:大部分从山东和河北南部沿途要饭来唐的回族群众,聚居到村庄务农以维持生计。

    从地域上看,唐山的回族主要分布在迁安市建昌营、沙河驿、前沙窝铺,玉田县城关、鸦洪桥、林南仓;丰润县沙流河,乐亭县姜各庄,开平洼里乡夏庄及开平镇,古冶区殷各庄,市区以路北区最多。

    迁安市沙河驿镇回民迁入最早的是沙姓,于清乾隆年间从山东益都迁来,接着何姓从大厂北鸠迁来。清光绪年间夏、代两姓开始人住该镇,大都是为了谋生而来。迁入迁安市前沙窝镇回族聚居村的也都是为了谋生而来。迁安市前沙窝铺回族聚居村最早迁入的是康熙年间从河北衡水地区迁来的夏姓,以后赵、金、杨、穆、哈、李、常、洪、王姓相继迁来,主要以务农维持生计。丰润县沙流镇迁入的第一户回民为王姓,随后杨、张、黄三姓相继迁来,大多以经商、务农为生。玉田县鸦洪桥镇最早迁入的回民是马氏家族。据记载:康熙年间,马氏家族始祖龙江由山东济南府德州苦水铺迁居鸦洪桥北门外居住,随后杨氏家族从东北迁来,皆以经商或务农为生。乐亭县姜各庄最早的两大户回民即张、杨二姓,在清光绪年间迁来。其中张姓有两支,一支从玉
    田县鸦洪桥迁来,至今六代。另一支从沧州迁来。杨姓从河间府迁来,至今六代,以后迁入的有李、王、刘、洪、何、马等姓。开平区开平镇的回民迁入可追溯到明朝末年。石姓最早,从河北泊镇迁来,历16辈,至今有20多户;同期马姓从河北宁河东平台迁来,历8代,至今已有30多户。唐山解放前夕,杨、云、王等姓相继迁入开平镇,来后大多以经商为生。开平区洼里乡夏庄有从河北王家石桥迁来的王姓,从青县唐家屯迁来的马姓、从东北迁来的杨姓、从山东临清州迁来的云姓,这些回民到夏庄后多以做小买卖为生,

    沙氏家谱

    沙氏家谱编写于民国23年春。溯自清代康熙二年,始祖沙文祥由原籍山东省临清州炭厂庄迁移到唐山遵化马兰峪居住,还有一部分迁移到河北兴隆县。沙氏家族以务农经商为生活之本,好善乐施,从清康熙二年起至今已传10代。

    第一代沙文祥

    第二代沙印 沙美

    第三代沙同燕 沙同贵 沙同义 沙同志

    第四代沙刚 沙望 沙俊 沙永 沙忠 沙全 沙元

    第五代万祥 万宏 万荣 万德 万成 万春 万林 万财 万清 万和 万金 万选 万才 万宝 万顺 万友 万贞 万福 万禄 万灵

    第六代庆林 庆山 庆海 庆余 德宝 德福 德庆 德荣 庆云 庆瑞 庆丰 庆堂 庆文 庆隆 庆江 庆昌 庆恒 庆和

    第七代振纲 振宇 振奇 振田 振中 振声 振凯 振全 振友 振平 振兴 振芳 振一 振邦 振国 振康 振宗 振铎 振铭 振东 振镛 振坤 振恭 振金 振启 振华振才 振常

    第八代国轩 国安 国来 国旺 国良 国顺 国栋 国勋 国臣 国旦 国顺 国印 国安 国新 国军 国强 国勇 国余 国森 国新 国瑞 国良 国章 国华 国林 国军国峰 国清 国柱 国祥 国亮 国政 国义 国文 国武 国兴 国实 国立 国东 国宝

    第九代临发 临伟 临东 临松 临南玉 临文 临海 临瑞 临波临 临松成 临春 临茂 临学 临临建

    第十代玉昆 立昆

    穆氏族谱

    穆氏族谱编写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始祖穆重和由原籍浙江杭州钱塘县迁移到天津城北十二里的穆家庄。二世祖穆能、穆太将族人按字排辈依次为玉、智、英、世、仲五字,七世祖穆仲佐又编集十四字,即应、恩、景、徒、国、朝、兴、文、成、祥、瑞、怀、德、生。穆氏后代都按字起名,每一辈用一字,延续至今。穆氏家族大多居住在迁安建昌营一带回族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份穆氏族谱是由迁安市民政局穆怀敏同志提供的。(整理:马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