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祝贺墨宝
一、全国政协老干部局原局长编委会顾问班俊义的祝贺墨宝
1、族谱联万家世代永流传
2、千百年先人如在亿万世子 孙同存
3、编修族谱功当代,传承班姓利千秋。
4、天下班姓同族亲。为人处事严实信,惜时学识见精神,自强不息有后人。
5、左下:
和风君子德
时雨圣人怀。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豫东班姓著名书法家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班响亮的墨宝:班氏家族一脉根,两千余年同堂亲,定远兰台见精神,宏扬传承有后人,
三、山东省日照市书法家,编委会常务副主编班夫玉的墨宝。
词 二首:
之 一、
贺联联合修谱;
三班故里相聚,
四海本家相联,
首倡修谱鲁豫皖,
奔走呼号潮掀。
依托族群网站,
凝结血脉情感,
冀津参与势更添,
壮举启后承前!
之二、
四海班氏一脉,
五省修谱合联。
忻州扶风大计参,
甲午付梓梦现。
功过后人评判,
成败史上无前,
大谱再修枝叶繁,
风斤斫泥我愿。
四、忻州班俊明是一位出名的书法家,他为大族谱的出版,提写了一幅贺词:数典而不忘,宗谱显其昌。
第二章:贺信
一、班喜光的贺信
中华班氏联合修谱的各位编委:你们好!
你们辛苦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你们承载着数百万中华班氏宗亲的厚望,开展着中华班氏联合修谱工作,这是班氏家族的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深远,具有承上启下意义重大的工程。
现将有限资料记载的班有复后代资料,上传你们。由于更多的联系方式不清楚,所以统计范围不够全面,首次编入族谱作为基础信息也是有历史价值的编委宗亲,你们为修编班氏族谱的工作精神让我由衷敬佩和感动,感谢你们为班氏家族的历史记载和传承所做的贡献。祝班氏族谱修编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祝愿班氏宗亲团结、聚力、繁荣、强盛。
从山东小云南迁徙到辽宁辽阳的班氏后代:班喜光
2013年6月10日。
二、贵州班姓家族资深活动家、全国班姓联谊会顾问班由科先生的贺信:
尊敬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及天津本家们;
您们好!
欣闻您们四省联合修编的中华班氏大族谱即将印刷出版,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谨代表贵州六万班氏本家及贵州班氏族谱编纂委员会向您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族谱辛勤耕耘的本家表示问侯! 您们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来之不易的,首先感谢上诲班念东本家创建了四海班氏总群,有了总群,才能联系到四海班氏的本家.。其次是感谢河南班俊元本家,他七十多岁高龄还很热心到处奔走搜集资料,全权负责本族谱的主编工作,伏案编撰族谱。再次是感谢山东的班夫玉等本家,他积极倡导联合修谱,并积极组织,带头与大家一起搜集资料。还有许许多多为本族谱爬山涉水走村串寨考查的本家们,您们辛苦了。在第二届中华全国班氏宗亲联谊会暨祭祖大典会上,夫玉宣读了联合修谱的倡议书,得到了全国班氏本家的支持。会后您们积极行动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才一年多的时间,您们就取得了这样的丰硕成果。您们欢呼雀跃,我也热泪满面。我为何这么激动?因为四海班氏一家亲,都是班懿的后代,班固班超的后裔,我们每个人流动的都是班氏的血脉,血浓于水,我们虽分散居住各地,但心是永运连在一起的。世间没有不认识的本家,只有来不及认识的本家。所以您们的欢乐就是我的幸福。最后祝愿四海班氏本家永远团结在一起,为完成四海班氏大族谱而努力奋斗!
贵州省 班由科 呈上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日
三、安徽舒城《衍庆堂》致《中华班姓大族谱》编委会贺信
贺 信
《中华班姓大族谱》编委会: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也是中华班姓始祖班壹公的传人,我们更是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上中华班姓八世祖班固公的世代子孙。
值此《中华班姓大族谱》(豫鲁皖分册)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沐浴着祖国繁荣昌盛的春风,高举着中华班姓始祖班壹公的大旗,召唤着扶风郡部下意气风发的万千班氏后裔,相聚在隆重庆典大会之际。我们安徽龙舒班姓,以《衍庆堂》的名义,向全国各位本家表示诚挚、热烈的祝贺!
我们衷心祝愿:《中华班姓大族谱》是盛开在祖国宗族文化百花园里一朵最绚丽的奇葩;是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深厚沃土里,今天是破土而出的一株茁壮幼苗,明天将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一座信息资源丰富的宝库;更为深远的祝愿是:一部《中华班姓大族谱》将是我们传承于子孙后代的一份远胜于金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舒城《衍庆堂》全体班氏后裔
二O一四年·孟春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建安公司党委书记班宜勤的:
贺 信
敬爱的中华班姓大族谱编委会:
欣闻班姓大族谱编谱工作已于近期圆满完成,这是班姓广大族人渴望已久的重大喜讯。藉此机会,请允许我谨以此信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这次参与编谱工作的各位负责人,编谱工作者表示真挚的问候和敬意!
中华班姓大族谱编委会及全体编谱工作者,近三年来,为了编好班姓大族谱,坚持以“严谨、精细、求实”的作风,以“高度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辞辛劳,不计报酬,开动脑筋,克服了各种困难,促使编谱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班姓大族广大成员的合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编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终于编纂出了该套谋篇布局合理、内容全面、通俗易懂、语言流畅、层次分明的班姓大族谱,为班姓大族谱的胜利开典做出了显著成绩。我相信:这套新编的班姓大族谱丛书,在今后和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定会受到班姓子孙后代的重视和喜爱,一定会激励后辈一代一代传诵下去,并且不断谱写出更加新的篇章。
原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建安公司党委书记
班宜勤
2014年7月30日
贺《中华班氏大族谱之豫鲁皖冀津分册》问世
(安徽宿县班姓支脉 班纪礼)
甲午仲夏之际,欣闻《中华班氏大族谱之豫鲁皖冀津分册》即将问世,不胜激动。作此篇,祝贺联合谱问世,期待班氏全国班氏大族谱的早日诞生
自古乱世修城、盛世修志,官方修史、民间修谱。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为晓宗族谱系,传国学之大义,有族中长者俊元公携众诸宗亲长辈共襄义举,编纂豫鲁皖冀津班姓联合族谱。此举旨在忆先祖之伟业,励后人之斗志,
家谱者,记录一家一姓之本源。我班氏一族,乃轩辕之后,自秦末得姓于班壹以来,无数先辈为家国之强抛洒热血,然至今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纵贯古今之家谱,甚至多数支系并无家谱。于是,历代名人鲜为人知,辉煌业绩不传于世,族规家训付诸东流。人不知曾祖之名,孙不知曾祖之事的比比皆是。至于祖宗从何处来,盖不知晓,五属以内不知亲疏,五属以外形同陌路,宗族文化逐渐丢失。编修一部《中华班姓大族谱》已是迫在眉睫!于是,俊元公首倡修谱之议,受到豫皖鲁冀津班氏族人的积极响应。
面临历史跨度大、族人散居各地、资料稀缺等重重困难。诸宗族长辈精心筹划、多方奔走、核对史实、广征意见,数易其稿,历经寒暑,备尝艰辛。对先祖之心愿,其心至诚,其意至深。
今族谱终成,实乃我宗族之大幸事!必能长我族人之信心!助我宗族以强盛!
庆《中华班氏大族谱之豫鲁皖冀津分册》撰修功竣之感言
——四海班氏河南分群敬献 班合作执笔
终盼《中华班氏大族谱之豫鲁皖冀津分册》撰修功竣,我等后辈倍感欢欣、倍受鼓舞!
想我班氏一脉,源于楚王室贵胄,斗子文之后数代佐楚国强盛;兴于汉唐,汉有“才高续汉书,绝妙两都夸作赋; 丰功标异域,荣膺万里觅封侯”唐有“班宏领衔治户部,班肃及第耀大唐”,实为名门望族。
然,历史的灾难致使班氏族人在汉唐之后避难于四方、散居于各处、一直处于社会边缘,王族的优秀基因也一直鲜有证明,甚至于我们的“班姓”也鲜为人知。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疏于联系、疏于团结和合作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幸逢盛世,以述民公、俊元公为代表的族中各老不辞劳苦、勇挑重担,奔走大江南北、祖国各地,历经寒冬酷暑十余载,终成《中华班氏大族谱之豫鲁皖冀津分册》,连血脉之纽带、架宗亲沟通之桥梁。
族中各老均非家财万贯,是更多的责任心、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族谱在氏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促使他们愿意付出、愿意带头为宗族做事。他们有的是拖着病体在做、有的是一边养家糊口一边做,更多的是不止一次、两次付出财物无偿的在做。
因宗亲散居各方,路途复杂和遥远可想而知,但这并不是族谱续修过程中的最大困难。历史原因造成谱牒、史料的破坏和缺失,使得族谱的续修工作异常艰巨。然,各族老对族谱的真诚奉献赢得了广大族人的信任和拥护,燃起了族人对族谱的激情和向往。应该说,是族人的共同努力铸就了《中华班氏大族谱之豫鲁皖冀津分册》。
深感,《中华班氏大族谱之豫鲁皖冀津分册》的撰修功竣,过程意义远大于其结果。其成功,初步证明我们是拥有合作、团结和协作能力与素质的优秀氏族!同时,也为《中华班氏大族谱》的续修提供了宝贵经验和信心!
让我们深信,只要族人都能付出一份力量和真诚,任何困难在班姓氏族面前都会变得非常渺小!氏族千百年来的强盛梦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之后很快实现!到那时,我们将迎来更多其他氏族的仰慕!族人也将会为自己的“班姓”而倍感荣耀!
第三章祝贺诗词
恭贺《班氏族谱》撰修功竣
(山东省菏泽市规划局研究员 蒋宝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族谱,乃中华民族文化特有之瑰宝,它记录着世人家族代代繁衍、兴衰起落的悠久历史,是维系一脉宗亲血脉、凝聚人心的坚韧纽带,是一部“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家教良材。纵观泱泱历史长河,班氏名人辈出,圣哲相传,光耀千秋。
时逢盛世,班氏后人秉承祖风,继其良志,集智聚力,修谱溯源,笔耕数载,至今大功告成,前慰先人,后惠来者,可谓功莫大焉,堪为可贺。《班氏族谱》问世,旨在弘扬“记史颂祖、传承家风、激励后人”之精神,是其族人极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余闻悉感慨颇多,挥笔记之,以示祝贺:
百年风雨度沧桑,《班氏族谱》重放光。
史海耕耘牵肝胆,追根溯源感恩长。
家国多少兴亡事,化作清史溢芬芳。
班壹始祖育才俊,后人报国谓栋梁。
固、昭①鸿文著《汉书》,超②凭武功赢誉扬。
班勇挥师通西域,班雄用兵韬略强。
班宏领衔治户部,班肃及第耀大唐
从善东迁入夏邑,植根豫鲁衍四方
廷铭、淑仪修族谱,端奎筑桥德馨香。
驭遐、登瀛重修谱,誉留青史万古芳。
世代英贤创基业,功勋卓著铸辉煌。
著书立说蕴深意,励志后人谱华章。
一脉相承传万代,泽被弥远颂国昌。
注释:①固、昭,指班固、班昭,继承父业,编著《汉书》。
②超,指班超。在班氏家族中,他独以武功名于后世。纵横驰骋数千里,曾平定西域五十余国,为稳定边疆做出贡献。
③班勇,东汉将领。字宜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班超之子,生长于西域。和帝永元十三年(101),超遣班勇随安息使者入朝。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乱,以班勇为军司马,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
④班雄,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军事家、外交家班超长子,东汉官员,官至京兆尹。
⑤班宏(720--792),唐代卫州汲(今河南卫辉)人。天宝(742--756)中擢进士第。德宗时历户部尚书,封萧国公。工书。贞元九年(793年)董晋撰泽潞李抱真德政碑,班宏书碑阴,行书。
⑥班肃(生卒不详),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辛巳科状元及第。取状元后入仕,曾官坊州刺史。后入京,历司封员外郎、祠部员外郎、仓部郎中等职。喜友重义。穆宗时宰相皇甫镈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班肃因曾为其僚属,私交甚笃,不避嫌疑,独自为皇甫饯行,送至郊外。朝中称赞班肃为仁义之人,官至司封员外郎。
⑦从善。公元1341年,夏邑班姓始祖班从善从陕西省扶风县班家沟迁居现在河南省夏邑县火店乡班集村。670余年以此为基地,不断迁徙发展,支脉遍及全国。
⑧● 班廷铭:十二世祖,五世十一门 玘祖裔,字慎淑,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主持接续家谱,有序、记各一篇,载家谱《文献篇》。提出家谱三十年一序的要求,谆谆告戒后世子孙“勿羡人之富贵,勿惰已之志气”,不做“世俗卑污之辈”。
●班淑仪(1648--1719):十四世祖,五世长门 志刚祖裔,行一,字正夫,号孔彰,别号惠?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岁贡,廪生。十二世祖廷铭公在旧谱中记其行略,称他:“举止端方,持重老成,自少至老,好学不倦,生平多善行,亦多著作,重修家谱,费许多辛劳,其学其德,邑人咸重之,己亥之冬,将出责而遽卒,惜哉!”公尊祖敬宗为人表率,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历尽艰辛接续家谱,有序一篇、其他文章多篇载家谱《文献篇》。
●班端奎:十八世人,字荣薛,五世三门士整祖裔,班口南门外有一座桥,清嘉庆年间,河流决口被洪水冲垮,行人来往不便,公与其侄耀远招工募金,发石、伐木、架器,重新修建。数月造成,邑人李铭皖作《重修班口桥》以记之。
●班驭遐:二十世人,五世三门 士整祖裔,字翼中,号圣辅,咸丰三年(1853年)岁贡。尊祖敬宗堪为表率,于咸丰九年(1859年)和光绪十六年(1890年)两次主持接续家谱。后一次修订家谱时,已近期颐之年,其精神诚为可贵。有序两篇载家谱《文献篇》。
● 班登瀛:二十一世人,五世三门 士整祖裔,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贡生,曾于民国19年主持接续家谱。有序一篇载家谱 《文献篇》。
爱的凝眸
山西忻州班氏 班晓燕 2014年1月3日
拥着一个骄傲的姓氏,
独自走了好久。
邂逅呢喃的群群,
唤起了游子对家的全部渴求。
揣着一份团聚的喜悦,
兀自感恩了好久。
一源同宗的血脉,
抒写了班氏族人的千古风流。
带着一腔回归的热情,
彼此相拥了好久。
一纸同族的亲情,
凝聚了班氏亲人的无限追求。
载着一曲无限的希望,
相携努力了好久。
一片和谐的奋斗,
惟愿班氏后代浅笑着回首凝眸!
一、豫鲁皖冀联合修谱编委会联合修谱感怀
四首
陕西省府谷支脉廿十世孙班永祥
一、古体诗一首
恭贺家谱联合修,赋诗一首写风流。
溯源追本连四省,睦族敦宗会九州。
美德承传遗万世,先祖才名耀千秋。
继往开来名标史,代代嗣孙竟上游。
二、我们
班祥龙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我们来自天涯海角,
我们来自大江南北,
虽然相隔千山万水
仍然是在中华大地
三、浪淘沙·颂联合修谱
倡联合修谱,
天理人伦。
寻根认祖万家行,
正本溯源秉一脉,
挚爱温馨。
族谱告完成,
老少欢腾。
敦孝睦宗慰先灵,
班氏宗亲添异彩,
锦绣前程。
四、信念、目标、未来
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
我们携起手来,铸就辉煌
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
我们团结起来,创造未来
描绘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因为有了你画面更加精彩逼真
讲述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
因为有了你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每一次相相逢,
都是一场情感的辉煌盛宴,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
每一次相聚,
都是讲述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互敬互爱
感慨吧同胞们,
自豪吧亲人们,
珍惜吧兄弟姐妹们,
团结吧老少爷们们。
2013年10月25日
陕北 班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