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值班经理:魏经理
  • 手机:魏经理13838392853 黄经理15937151593
  • 固定电话:0371-87091606 在线QQ:1993844815
  • 地址:经七路与丰产路交叉口信达大厦后院
  • 印厂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8号信达大厦后院
  •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23:30
  • 客服QQ: 郑州家谱印刷厂
推荐产品
家谱故事
  • 当前位置:郑州家谱印刷厂 >> 家谱故事 >> 浏览文章
  • 山西省临县渠家坡村渠氏宗谱

    时间:2014年11月17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新闻编辑部

    盛世修志,泰运续谱,古今皆然。 《吕梁渠氏史志宗谱》,几经艰辛,终于面世,实现了全吕梁地区渠家人盼望已久的心愿。遗憾的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旧家谱其保存者为防遗失,一直秘而不宣。加之战乱不止社会动荡等原因,致使几代前人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了人世。他们直至临终,依然还对自己生命起源地渠家坡村的建村开辟始祖倒究是何人都未能知晓。一些外迁异地和早年参加革命远居四方的渠姓人,对其辈份世系,也不完全清楚,尤其对我们渠姓人久远的发展历史更是缺乏详尽了解。

    念祖而务朔流以致源,敬宗则必由今去追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远居福州市的十五世人渠荣(瑞龙)和在陕西临潼的弟弟瑞林,年老思祖,曾拜托十三世人芝贞,把渠家坡上场分支世系进行了一番考究排列,从先祖道宽开始,往下续列了十二代。为了能使已考证清楚的世系排列源原相传给子孙后代,十六世人雪玮和其妻子秦继萍又共同对其进行了新的整理编排,从而形成了分支谱册。但是,由于当时缺少资料,不但很难将中国渠姓起源及其分布状况考证清楚,就是对渠家坡村久远的发展历史也弄不明白。源于这一无法实现的心愿,雪玮当时只好恳求在离石工作的十四世人向东等长辈,希冀预以继续孝查精心研究。这时,向东提供了他所珍藏保存的由十三世人渠平于公元一九八九年编著的一本《渠氏源史初探》。这本册子的出现,为编写《吕梁渠氏史志宗谱》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从此,便开始了以渠平为主编,由向东牵头并有各居住村成员参加的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在渠家坡村现任支书奶明、村委会主任海荣(均为十五世人)的大力支持下,于公元二00五年五月四日在渠家坡召开了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就编写《宗谱》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讨论研究,并就具体收集整理工作作了明确分工。

    十三世人渠平,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不顾年事已高,着手开始了对中国渠姓起源、吕梁渠姓久远发展历史的资料搜集,经过长达四年的专心考证,于一九八九年终于写出了《渠氏源史初探》一集,一九九七年又继续写出了《渠氏资料续集》。他的这两篇编著为《吕梁渠氏史志宗谱》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历史资料,他是我们所有吕梁渠姓子孙后代值得永远敬佩的功德无量之功臣。

    十四世人向东,为编写本书竭尽了全力担当了总策划,总设计、总组织,即收集汇总整理审核资料,编写文字、修改、定稿等一系列艰巨任务。是《吕梁渠氏史志宗谱》得已出版问世的又一主要功臣,值得大家永远敬重。

    十六世人雪玮,为了该书顺利出版,和妻子秦继平主动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捐资伍万元,承担了《呂梁渠氏史志宗谱》所有印刷费用,从而为子孙后代能永久相传延续宗谱做出了又一重要贡献。同样也是值得我们渠家子孙后代永远铭记的功德之人。

    寻根问祖,探古究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抗日战争以来,吕梁渠姓人家,和过往历史相比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此宏大规模的考究渠氏源史、整编吕梁渠姓宗族五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并将全吕梁地区即所有临县、离石、方山等地的渠姓人,按世系逐一排列在新的谱册上,如果没有先祖们碾转珍藏秘而不宣的前、后院老家谱与渠平老人的两本著作,没有雪玮夫妇的慷慨解囊资助,此次是绝对不可能圆满完成重整续写新谱的历史使命的。

    相传我祖,有前、后院之分。据前院旧家谱记载,清朝康熙末年,即公元一七七二年,七世人廷顺曾写了一个名叫“板籍”的家谱。在经历了漫长的一百二十五年后,即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一八四七年,又有九世人兴昱和其侄儿士俊,在这个“板籍”的基础上共同重新写成了《渠户前院家谱》,距今已经整整一百五十八年了。但不知何故,这本家谱一百多年来渠家坡的族人很少有人知晓,直到一九八五年才在村里露面。据说最先是由十三世人立信珍藏,后传到十三世人立身,再传到立钊,一九八九年又传到十三世人立生(俊喜)。二00五年,因要重新整修编写家谱,由十五世人海荣从立生手上取来。

    《后院家谱》创立于清光绪七年,即公元一八八三年,始于五世先祖斗光。后院家家谱只限于记载垣测的这一支系。

    渠家坡后院较究整的家谱,历史上是否曾有过,现已无从知晓。据测,即使曾经有过,也已遗失。有幸的是垣测能够保留下来这册分支家谱,其功劳在十二世人世香。他对此家谱珍如至宝,虽几经战乱,亦保存完好。公元一九六四年,由十三世人积高牵头,伙同族人,恢复旧谱,重整新谱。积高一生从事党韵文化教育事业,早年参加革命,德高望众。值得敬佩的是,他不顾年老体弱,将旧家谱原文照抄,在旧谱上附有一幅排字辈红纸,从后院家的始祖仲恭,前院家的始祖禄恭开始,往下把字辈一直排到十三世。从而为这次重新编写本谱,在世系排列上带来了确凿的依据。并且都是有根有据、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从而彻底纠正了混乱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部分班辈。积高于公元一九八六年逝世前,将此谱传给了其子克明(德尚)保存。二00五年,由十五世人海荣从克明手上取来。

    本谱册最为繁重的任务是各村世系表的排列,要逐户调查,逐人登记(有的要通过书信电话方能取得),尤其是一些年老的编委们,他们付出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较为年青的十五世人海荣、俊兵为编排世系排列表,不顾高温酷暑煎熬,夜以继日的整整干了两个多月。

    其次是椿树峁的升禄、渠旭,垣坝0的克明,长龙山的德池,莞豆珥的升山,贺家山的虎明、明廷,方山的升华、兴德,王家山的龙有等,均为编写本村的发展历史,编排世系家谱,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做出了无私奉献。

    所有为本史志宗谱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人,其难能可贵精神将永远值得吕梁渠姓子孙后代钦佩崇敬。

    最后须务必申玥的是:  吕梁渠氏人丁兴旺,不断外迁,远达新疆云南福建,近有西安北京太原,辈数十八,人逾三千,已成为社会之重要力量。编纂本书,事绪繁杂、工程浩翰,工作量大。我们在主观上力求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缺,因此再三审核,反复校对,故而延长了原拟出版期限。尽管做了大量工作,还是有个别族人不够理解,不够配合,甚至出现过极个别人不愿意入谱的现象。所以本书还未达到尽善尽美、尽全至臻的程度。疏露之处,亦在所

    难免。敬请诸位族人能够理解。天下之事,不为则难,为之则不难。让我们继续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精雕细刻,将吕梁渠氏史志用行动和笔墨书写得更加全面和完美。

    以为后记。

    《吕梁渠氏史志宗谱》编纂委员会

    公元二00六年六月

    下面是渠氏宗谱主编的简介:

    渠平

    第十三世人,渠家坡村。1927年生,1944年参加革命,先后担任晋绥边区新华书店临县三支店干事,方山县公安局股长,西安市公安七分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出席了西安市第一次党代会。1951年调新疆后,先后担任省政府政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自治区政法办公室组长,工业监察室副主任,乌鲁木齐市中级法院第一副院长,市司法局局长兼党组书记,1984年离休。

    渠荣

    第十五世人,渠家坡村。1925年8月生,1947年4月参军入伍,1949年2月入党,在第一野战军7军19师任过战士、班、排、连职务。1952年1月入朝参战,在志愿军铁道兵前线指挥部机要处任机要员。1957年4月转业到福州铁路公安处,历任主任干事、副科长、教导员、副处长、党委副书记兼政治处主任。1986年6月离休享受厅局级待遇。

    渠向东

    第十四世人,渠家坡村。1953年8月生,1970年从忻州一裹垣插队回乡,1973年入党,先后历任渠家坡村民兵连长、招贤公社副书记、支部书记、临县团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团省委委员。1984年至1985年在吕梁地委党校大专班学习,后调吕梁地区林业局工作。1990 - 1997年担任招贤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1998年至今担任吕梁市水利局纪检组长。曾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中央主要领导人接见。2001 - 2003年参加中央党校函授法律本科学习,取得法律本科学历。

    渠瑞林

    第十五世人,渠家坡村。1932年生,1947年参军入伍,曾参加过晋中战役(…)  1949年随贺龙晋绥军区南下四川,1950年入党,1951年转地方工作。1955年河北唐山医专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务事业。1971年任轩岗矿务局医院革委会主任,县处级。1988年晋升高级职称外科副主任医师。

    渠文明

    第十四世人,渠家坡村。1950年生,1966年毕业于临县一中,1978年入党,长期从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于2001年受到中纪委表彰。历任中共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常委、副书记,现任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