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值班经理:魏经理
  • 手机:魏经理13838392853 黄经理15937151593
  • 固定电话:0371-87091606 在线QQ:1993844815
  • 地址:经七路与丰产路交叉口信达大厦后院
  • 印厂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8号信达大厦后院
  • 客服时间:周一至周日 8:30-23:30
  • 客服QQ: 郑州家谱印刷厂
推荐产品
家谱故事
  • 当前位置:郑州家谱印刷厂 >> 家谱故事 >> 浏览文章
  • 吕梁赵氏家族新修家谱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时间:2014年11月20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新闻编辑部

    国不可无史,无史则不知一朝一代兴衰所由,族不可无谱,无谱则不知有别人伦血缘。一个宗族的历史记载,既可追根溯源不忘列祖列宗,还可教育子孙不忘养育之恩,形成尊老爱幼的文明之风。当然从增强族人凝聚力,激励后人励精图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奉献社会,更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村赵氏,从始祖至今约近四百来年,繁衍后人十八代,迄今全体族人细划起来班辈不乱,相互之间还能说个之呼者也,(这是指年岁较长,对族人有关事宜还算关心的人来说是这样),但对年轻一点的少数人来说就不一定,他们会“爷爷辈”的和“孙子辈”坐在一起,就按年龄大小称兄道弟的攀谈起来。这也不怪,因他们不知道有关情况。所以说编写我村赵氏家谱就成了一件不可或缺的大事了。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子孙繁衍,绝大多数赵家人现在又都住在新农村,相当分散,年轻的一代又较多,除至亲外,相互联系甚少,这就更增加了编写赵氏家谱的紧迫性。否则会变成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的恶果。

    吕梁赵氏家族不畏酷暑在编修赵氏家谱

    就编写我村赵氏家谱而言,这也是赵氏几代族人的夙愿,现今发现最早的家谱是族人赵旭保存的一份,估计应是清末留下来的遗物。主要内容是记录了赵三俊后人的名讳,具体说谁足谁的儿子、谁是谁的孙子不好确定。还有就是先父名讳宏章老先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亲笔留下的茔滩上的始祖、先祖希望、赵祥、赵禄的碑文抄录件;先祖三重、三台、王宾、王义后人的世系表各一份;雍正十四年《施地碑记》的碑文抄录件一份,现由我保存。

    遗憾的是因文化大革命老人受到批判,不得不停止了此项工作。尽管老先生没有完成他的夙愿,但为后人弄清我族“三字辈”人的血缘关系提供了佐证,同时也证实了先祖希望有兄弟或叔伯兄弟这一情况。否则,三重、三礼及三礼兄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这一资料的重要性与林平在二00三年在洪洞的复印件同样的珍贵。否则即便知道我们的始祖希望的父亲是由那里来的,但确无法弄清他的后人“三字辈”的血缘关系了。这里要提醒的是,族人林平的复印件经我们有关人员多次到洪洞考察仍未得到证实,这就有待后人进一步澄清了。再有就是在世族人赵旭整理的《我们衬里的赵家人》的家谱。另外,听说还有些人也在搜集整理有关家谱的东西,只是我没看见。综上所述,说明我村赵氏后人还是对本族家谱的编写予以了关心和负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我认为这都是着得肯定和敬仰的。

    二00八年秋季的一天,族人赵保荣到我家找我,并说:“他现在正着手編写本家一支系的家谱,已经收集整理的差不多了,听说我这里有一些本族先祖的资料,向我进行了解。”一石激起千层浪,保荣所述之事,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在脑海里筹划,但未赴予实施的一件心事。原因是,我父先逝前留下有关我族先祖及各门支系的世系文字记载,不足的是因种种原因他没有把赵氏全族的家谱全部整理完。如果只搞一门或一支系的家谱的话,就不劳我费心了,但这样做,我总觉得有点欠妥。为此,我就对保荣说:“你看,咱村姓赵的也没有多少人,现在你搜集了你们一门头的材料,赵旭也编写了一个《我们村里的赵家人》,这样,先祖三俊名下的人也就所剩无几。我这里已有先祖碑文的抄录件,还有先祖三台后人、三重后人、王宾后人、王义后人的世系表,这样的话未搜集的材料就不是很多了,你同意的话,咱俩就编一个本村赵氏全族的家谱如何?当场保荣不假思索的就表态说:“行”,接着我们俩就拟定:他把搜集的材料输入电脑处理,我按需要在各处搜集有关资料。当时搜集的资料主要是各门头需要补充完善的世系名讳和大专毕业生简历,确定家谱目录和搜集有关资料。另外就是查询山上的坟茔碑记。当搜集工作进行到族人赵探清名下时,探清十分高兴和激动,连声说这是好事,并积极主动加入到这一行动中来,并内查外调、排难捐款、大力协助。更重要的是探清说:“我们赵家,这么一大家人家,有了家谱,没有祠堂,这还不园满,我们还要修祠堂”。我说要是能建起祠堂那就满壶烧酒气了。为此,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商量。综合起来说:在村里没有合式的地点,上山为宜。于是,我们上山进行了观察,决定把赵氏祠堂建在薛家梁南侧弯子里,从远近、交通、视线、地形、位置都较合适。

    在这期间我们还走访了族人赵旭和赵汉文等人。当场採清提出在薛家梁修建祠堂和请汉文主持家谱编写工作,汉文表示大力支持并推荐赵探富牵头。至此我们筹划赵氏家谱的领导核心成员就正式产生。接下来由探富按排继续完成下面应完成的工作。人多力量大,赶二00九年腊月,《赵氏家谱》的初稿面世,同时也确定了修建“赵氏祠堂”的地点、投资、建筑规模、结构等有关事宜。

    年底前在祥达宾馆五楼会议室举办了有代表性的七、八十人参加的赵氏家谱编写座谈会,此后赵明亮也积极参予了家谱的编写工作,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我坚信我们“赵氏家谱”的编写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理想。

    赵德生

    二O一O年四月九日